213 杨广X李世民-211 吕强 (第2/2页)
魏忠却没有直截了当地说对还是不对,反倒话题又是一转,道:“李侍卫,以前我跟你说过我的身世,是皇帝救了我的性命,给我起了这个‘忠’的名字,还让人教我读书认字。我识字之后,他还让我多读历朝史书,从中学习处世立身之道。李侍卫你出身高门贵第,一定更是自小就遍览历朝史书,在你印象之中,宦者是不是全都是一些将君王玩弄于股掌之上的大坏蛋,做的尽是些祸国殃民的大坏事?”
李世民一怔,道:“呃,我知道东汉之时宦官干政为祸最烈。先有恒帝在位时的‘五侯’,以宦官之身却获封为县侯,骄横朝野,无恶不作,连他们的兄弟亲戚也行同盗匪,暴虐天下;后有灵帝在位时的‘十常侍’,横征暴敛,卖官鬻爵,他们的父兄子弟也是横行乡里,祸害百姓,却无官敢管。”
“那你有没有想过,其实宦者之中也有忠臣义士的吗?”
“这……”李世民沉吟片刻,然后望着眼前这殿内监,恳切的说,“我以前只是看史书,确实是觉得宦者之中只有坏人、没有好人,但现在亲眼看到魏公公你的所作所为,我就知道,正如俗话所说,‘龙生九子,子子不同’,任何人群之中,都会有好人也有坏人的。所以,虽然史书上似乎没有记载过什么好的宦者,但以往的宫廷之中应该其实还是会有一些像魏公公你那样的好人的。”
魏忠只听得一股酸楚之意涌上鼻端,眼眶之内也一阵的潮热,连忙用力的眨动双眼,道:“得李侍卫如此谬赞,那真是小人十世修来的福份!其实……史书上是有记载过好的宦者的,比如说……李侍卫你听说过‘吕强’这个宦者吗?”
“吕……吕强?这……”李世民不好意思地搔了搔头,“我这人还是比较喜欢练武习艺,书本子这东西……除了《孙子兵法》看得很仔细之外,其它史书什么的,还是读得不够认真,看来还不如魏公公你懂得多呢。”
魏忠微微的笑了起来,摇摇头道:“不,不是李侍卫读书不够认真,而是那么多的史书,任谁都不可能每一页每一段都看得那么仔细。以李侍卫而论,看史书的时候一定是比较关心李广、霍卫这些开疆辟土、威震异域的名将,对他们的事迹就了如指掌,甚至是耳熟能详,史书里记载他们的段落差不多都可以倒背如流了吧?”
看着李世民连连点头,他又说:“所以呢,以我而论,看史书的时候我就比较关心那些对宦者的记载,因为他们是我的前辈嘛。皇帝要我从读史之中学习立世处身之道,他的意思应该是指,我要从那些前朝历代的宦者之中仿效那些好的,警惕那些坏的。刚才李侍卫也说到东汉的灵帝在位时有‘十常侍’这些臭名昭著的宦者,其实那吕强也正是灵帝在位之时的宦者。他少为小黄门,后升迁为中常侍,灵帝封他为都乡侯,他却坚决推辞,反而是屡屡上书,请求斥奸佞,任忠良,薄赋敛,厚农桑,开言路……但他如此忠诚,却不为灵帝所用。后来黄巾民变爆发,他又建言灵帝应赦免黄巾党人,诛杀贪官,考核地方官吏是否称职……”
李世民听到这里,忍不住失声叫道:“啊,那不是……”
魏忠向着他点了点头:“对!他这些建言,正与李侍卫你今天下午劝谏皇帝,指出根除瓦岗匪军的治本之法应该是彻查当地官员、整顿地方吏治……是如出一辙的!”
“那……那他后来怎样了?灵帝……仍然还是不能用其忠言么?”
“何止是不能用其忠言而已?他这样清直廉正,反而是大大地影响了那‘十常侍’及其亲属的贪污枉法、大肆敛财。于是到了后来,灵帝最为信任、完全就是被他当傀儡操纵摆布的中常侍赵忠,竟是恶人先告状,反倒诬奏吕强兄弟为官贪浊,指使灵帝派人拘捕了他,他在狱中忿恨难平,终于是落得……自杀身亡的下场!”
李世民听得张口结舌,好一会儿才仰天浩叹,道:“怪不得,怪不得!灵帝如此忠奸不分,黑白不辨,是非不明,东汉不亡,宁有天理?!”
后记:
1、话说,各位亲亲读者你们是否也一直觉得宦官都是干尽坏事的大坏蛋?是不是从来没听说过有做过好事的太监?其实我随口都可以举出两个名留青史的宦官,一个就是发明造纸术的蔡伦,一个就是七次下西洋的郑和,可是大概很少人记得他们其实是太监吧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