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节 中国记者与长沙大捷 (第2/2页)
他手舞足蹈地比划着说:“在战争中你们会发现这种现象:为了打击敌人.往往要走很远的路.其实那些地方对帝国沒有一点用途.”接着他‘花’了十分钟时间谈了间接路线.
“间接路线战略是最具效果、最为经济的战略形式.看似最远和最弯曲的路线.往往才是真正的捷径.无论在战争中还是商场、情场上.也就是说在任何竞争中.只有击败对手才能获胜.而在未克服对手的抵抗之前.应首先减弱他的抵抗.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将其引出自己的防线之外.这就是间接路线战略的‘精’髓所在.”
大家静静地听着.连美国记者也暂时放下了戒心.手拄着下巴倾听着.元首继续淳淳教导:
“伴随当代世界经济的发展.人们的观念也在发生急剧变位.其中一个薄弱方面.就是意志与品格上的战略失衡.这在青年一代的表现之一.就是他们的教育素质虽然明显提高.但是在他们中间却泛起一股浮躁思‘潮’.凡事求一步登天.正如维也纳专家所概括的.现在的青年一代:当官.想一步登天;经商.想一夜暴富;从学.想一天成名.就连追求情侣都想手到擒來.省略过程.直达结果……”
记者席上传來一阵轻笑.气氛显得活跃起來.元首的这些话在他们当中产生了共鸣.然后.李德仍旧摆出一副教师爷的架子继续教诲:
“你们年轻人追求理想固然值得欣赏.因为目标是一个人成功的动力.然而.从实现目标的道路來讲.他们却过于直接和急于求成.事实上.在战略上最漫长的迂回道路往往是达到目标的最短途径.以慢求快、以稳求进的‘间接路线’才是生活中的一个基本定律.
李德喝了一口水.又摆出一副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统帅的架子继续讲道理:“间接路线战略的主要原则是应该尽量避免正面强攻直撞的作战方式.在战争和战役中.要首先使用各种手段.力求出其不意的震撼敌人.使敌人在受到突然袭击的情况下.在物质上遭受损失.在‘精’神上丧失平衡.然后再视情况实施进攻.在生活的所有领域.采用间接路线的方法是一个基本的原则.”
会场上响起热烈的掌声.轴心国记者们使劲拍着巴掌.把手掌拍红了.中立国记者们有一下沒一下地鼓掌;美国记者紧绷着脸.好像德国元首欠了他几百块钱似的.但禁不住场内热烈气氛的感染.双手有气无力地碰撞了两下.
一个东方面孔的年轻人迟疑不决地站起來问:“尊敬的德国元首先生.日本人公开叫嚣说.要穿过印度与德国在中东的某个地方会师.你对此有何评价.”
李德盯了他足足半分钟.他隐隐约约感到一种久违的亲切.因为对方是中国人.而此前他们都把他当成日本人.至少隆美尔把他当成盟友才让他发言的.
李德亲切地对他回答:“我不想说日本盟友的坏话.这涉及到轴心国团结问題.”等对方失望地坐下來后.李德又补充道.“想必你们中国人清楚地记得.日中战争全面开始后.日本军部曾扬言三个月占领中国.”
中国记者会心而感‘激’地笑了.在场的意大利记者听着不习惯:德国元首怎么偏向中国人.突然角落里爆出一声尖叫:“是支那.不是中国.”
大家循声望去.一个留着仁丹胡子的矮个子坐在角落里吹胡子瞪眼.李德沒有理他.问这位中国记者是那个报社的.当听说是《中央日报》驻中东记者时.他如数家珍般说起來:《中央日报》是中国国民党机关报.于1928年2月1日由中国国民党中央创刊于上海.一年后迁至于南京.报社采总编辑制.社长由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长兼.
今年年初.日本在东南亚连连获胜、凶焰万丈的时刻.《中央日报》刊发了第三次长沙战役胜利的消息.振奋了抗日军民的士气.
1941年12月至1942年1月.中国第九战区国军部队在湖南岳阳新墙河至长沙浏阳河之间.与进攻的日本军队第11军‘激’战.
1941年12月31日.日军攻入长沙市区.双方展开巷战.此时日军认为长沙已经拿下.日11军司令阿南惟几次贺电到国内报喜.以洗前两次长沙会战未胜之耻.办几件來自国内的祝贺电报也像雪片般飞來.
但是日本人高兴得太早了.国军在炮兵掩护下切断了日军的补给线.1942年1月4日.中国军队把攻城的日11军反包围.日军在既无援兵又无补给的不利情况下.最终只好强行突围.
会战以中国军队的胜利结束.日军被打了个鼻青脸肿.按日方的统计.伤亡6000余人.
第三次长沙会战是同盟国自珍珠港事件爆发以來第一场大胜.其战果甚比台儿庄战役更辉煌.蒋介石认为这是抗战以來的最得意之作.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同盟国的士气.以及中国军队的奋勇形象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