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7 宝物留待有缘人!(求订阅) (第1/2页)
看速度无比迅疾,落地却近似无声。
亲眼瞅见这一幕,四周的修行者们全都万分警惕,做出备战的姿态。
徐宗启握紧手中的奇物,但当他看到苏墨露出身形时,满脸戒备之色立刻如冬雪融化,长松了口气道:
“我还以为是谁,原来是苏大师当面。”
苏墨同样略感诧异道:
“你们大晚上的怎么都在这里?”
徐宗启脸上立刻露出苦笑之色。
他没有任何隐瞒,快速的将事情缘由和苏墨解释了一遍。
从徐宗启手中拿到作为证物的3D眼镜,苏墨稍稍打量一番,立刻就发现这眼镜上确实附着着孽气。
而且,此种孽气和他先前发现的那两种全都不一样。
火葬场那边就不说了。
沿着先前所发现的银币,他一路追溯找到了那家古董店。
根据店主的交代,最终找到了郊外某处地点。
只可惜任他如何掘地三尺,都没有找到店主所描述的那处墓地。
理论上来讲店主肯定没办法骗他,但如果连店主本人都被骗了,那就讲得通了。
于是在对店主进行一番细致的检查之后,他果然发现了问题所在。
对方的记忆是被修改过的,一切信息都能对的上,唯独那处古墓的所在地,被刻意的扭曲过。
苏墨依靠强悍至极的精神力,反向对其修正,最终找到了现在这处地点。
原本打算一下来就直接开掘,不曾想竟碰上了徐宗启等人。
现在看来,两处孽气都与这处地方有关。
苏墨已经隐隐察觉这背后必定蕴含着某个阴谋。
包括对方攻打术师联盟的总部,也定然与此有关。
略作思索之后,苏墨便看向眼前的荒地。
虽然打眼看去,这就是一处杂草茂盛的荒郊,什么古墓的痕迹都没有。
可苏墨已然察觉这块地域存在着某种异样。
就像是人群中混入了一个人偶一般。
哪怕他演的再像,可人偶终究是人偶。
苏墨抬眼朝那边看去,眼中透露着淡淡的神光,已然启动了真知法眼。
在真知法眼的注视下,所有的迷障尽皆如幽雾散去,露出了内里的真实。
就在前方三十米外,赫然有一处极为明显的盗洞。
那盗洞直径约为一米,掩映在草丛之中,透露着神秘而诡谲的气息,一眼望不到底,却总让人觉得里面定然隐藏着世之罕见的珍宝。
苏墨散去眼中的光芒。
一旁的徐宗启小心翼翼的问道:
“苏大师,有发现吗?”
苏墨点点头,对他说道:
“你先点个外卖。”
徐宗启一脸懵逼。
周围人也都面面相觑。
十分钟后,苏墨提着热腾腾的夜宵来到现场。
徐宗启招呼了周围的下属们一块吃。
等到吃饱喝足,苏墨将垃圾丢进了五百米外的垃圾桶,然后便对众人说道:
“接下来我会破除迷妄,你们注意守住本心,不要让自身的情绪受到盗洞影响。”
徐宗启等人全都肃然点头。
苏墨伸出食指,指尖凝练出了一抹光亮,那是近似实质化的精神力。
随即那道精神力骤然洞射迷障的所在,瞬间将其外在的遮掩破去。
眼瞅着一口盗洞突兀的显现在眼前,几名修行者全都控制不住的发出惊呼之声。
而等到声音落下,众人立刻被那幽邃的盗洞吸引了全部注意力。
按理说在如此幽暗的夜晚,他们本不该这么轻易受到影响。
但那处盗洞的黑暗却显得格外清晰,与四周环境的阴暗存在极为明显的不同。
就像是墨水里面突然出现了一个洞,吸引着所有人要把神念投入进去。
“你们都在做什么?!”
一道沉喝骤然在耳边响起。
诸多修行者们全都回过神来。
然后他们便骇然的发现,自己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快要走到盗洞的边缘。
一时间许多人都跟见了鬼似的,脸色发白的慌忙退开。
便是先前抵挡住盗洞引诱的徐宗启,此刻看向那洞穴也都满脸惊疑之色。
“这东西到底是什么鬼?!”
经过这段时间的观察,苏墨大概已经知道这盗洞的一些底细。
这盗洞并非是最近才发掘出来的,它周围的草植,土壤等与外界的环境存在明显的差异。
再结合宝器店店主交代的一些细节,这盗洞的存在时间很可能要追溯到上千年前。
那么墓室主人所生活的年代铁定还要往前推。
按照苏墨的猜测,这有很大的概率是一位古修士的洞府。
洞府的主人应当早就已经去世了,只留下这样一座洞府以待有缘人。
它会在某些特殊的时间点露出通道,供外人进入,这也能解释宝器店的那位普通店主为什么能无伤进出。
但如果强行打破遮掩,试图闯进去,便会迎来提前布下的反击。
和平之家的这些修行者们险些被勾进去,便是最为典型的例证。
不过这里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暂时没办法解释。
比如说从这洞府中流传出的孽气又是怎么回事?
聂狱天为什么要引普通人进去?
他对着洞府的探索又达到了什么程度?
这又是哪位古修士的洞府?
等等等等。
而就在苏墨思索之际,旁边却忽然传来一名修行者的惊呼:
“这是赤松神的墓葬地?!”
赤松神?
众人全都是一愣,朝他看去。
徐宗启连忙问道:
“赤松神是什么东西?”
那人连忙回道:
“禀告班首,这我也是从家中老人那里听到的,传闻在两千年前,我们这里出了一位不得了的神人,名为赤松,他不但能够呼风唤雨,还能稳固山海,避免出现山崩和洪涝灾害,久而久之人们便奉其为神,这就是赤松神,逢年过节往往都会对其进行祭祀,以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。”
“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,针对赤松神的祭祀已经渐渐消弭在历史当中,并没有流传下来。
到了近代,许多人更是渐渐将其遗忘,就连祭堂和寺庙都未曾看见。
这里的墓葬,想必也是前人随手立下,以便在有需要时过来拜祭。”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