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十三章皇帝巡幸乎? (第2/2页)
原因很简单。
历史已经改变了。
在朱元璋朱标对北京的规划。北京重要不重要,很重要。作为北京的工业城市,很可能是大明最大的工业城市,掌控北京,就掌控了天下兵马。天下兵权。
自然是重要的。否则也不会提升为陪都。
但是正是因为够重视了,将来会不会迁都北京,何夕就不知道了。
无他,因为历史上明朝迁都北京,本身就是一个很有争议的话题。利弊参半。很难说是好是坏。
如果陪都制度,能让南京很好地掌控北京,未必需要迁都。北京大明南方经济好于北方。工业革命能不能改变这一点也说不定。京师远离经济中心,头脑与屁股分离的弊端。历史上的明朝已经很好的演示了一遍。
想来不需要再来一遍了。
何夕很想吵一下京师房的概念,但是不敢。
因为这样做,影响太大了。甚至会引起政治风波的。因小失大。
只是如此一来,新北京的地价,或许仅仅比省会城市高上一点。与南京根本没有办法比。何夕想通过买地回收货币的可能就太少了。
何夕说道:“真没有什么办法吗?”
杨震沉思片刻说道:“或许,有一个办法。”
何夕问道:“什么办法?”
杨震说道:“请陛下北巡。”杨震说完之后,随即摇摇头说道:“学生有些异想天开了。”
这也不怪杨震。
因为朱元璋很早就表明过对巡幸的态度。他是反对皇帝随便出去乱逛的。原因无他,吸取前朝教训,辽,金,蒙古都是游牧民族起家,他们的文化之中,对于皇帝出巡,是很宽容的。
于是,辽金蒙古都有皇帝出巡出事,导致政治危机的事情。
辽根本没有固定首都,在什么地方都算是巡幸,金的海陵王,元朝南坡之变,等等。
同时巡幸给地方百姓带来沉重的负担。
朱元璋觉得,巡幸可以带来政治不稳定,又给地方带来负担。朱元璋是反对巡幸的。当然了,并不是完全反对巡幸,如果国家有事,皇帝当仁不让。但是如果国家无事,就是皇帝想出去逛逛,那就是桀纣之君了。
而且朱元璋年纪大了。
杨震想来想去,并不觉得请朱元璋巡幸是什么好事,而且朱元璋巡幸也是提振一段时间的地价而已。
没有什么用。
何夕却摇摇头说道:“不,你的想法很好。我觉得陛下或许会巡幸北京。而且就在北京城落成之后,也就是洪武二十五,二十六年。”
洪武二十三年就要过去了。北京城是一个大工程,何夕觉得最少需要一两年的修建过程,即便是用上很多新技术,新手段也是一样的。今年仅仅是筹备,明年正式开工,后年,或者大后年,才能完工。
甚至仅仅是大部完工,等什么时候完全完工就不知道。
须知历史上的北京城,到了正统年间,依然在修建收尾。
有的人死了,但没有完全死……